序言
“人文”一词源自文艺复兴,“国学”提倡,肇始于西学东渐。受人文濡染,承国学熏陶,皆华夏现代文明人之必由,是故,校园文化建设,当首倡国学与人文。
国学典籍汗牛充栋,人文史迹,浩如烟海。本书仅就校园文化墙、廊下楹联、壁上警句及校藏名人字画等编制经纬,草创校园文化国学、人文卷,不过管窥蠡测,无当万一。其未敢用之于学年、学段之讲习,然自视足可裨益师生课外阅读及书香校园、人文校园之建设。
古圣贤有云:自天子以至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庶人修其身,不愧天子;天子不修其身,不足儕庶人。此足证“修、齐、治、平”之重要。彝训炳然,百世奉习,礼仪之兴以此,文教之昌以此。然“文革”以降,国学涂炭,中华少年渐渐不知有所谓经、史、子、集;改革肇端,西风东渐,洋品舶来,往往鱼目混珠,国人难免纷纷崇洋媚外。曾几何时,信仰缺失,道德不齿,有识之士痛如切肤。不免振臂疾呼,倡导国学,倡导复兴中华。此举滥觞于校园国学启蒙,由此发端,渐至五经四书,进而求圣哲,立人极,大其心量而步入认识华夏人文之正轨。
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学校所秉教书育人而继往开来;所宜择精语详而以诏来学,培桃育李,以贡家国,此吾辈教书育人之重任在肩者。然本书稿之择焉不精,语焉不详,又且刊印草草,不足符吾等悬想,不免汗颜。
史学大家班固之言曰:修六艺之术,观九家之言,舍短取长,可以通万方之略矣。此本国学、人文卷校园文化丛书,不过他山之石,若观此书之一叶,进而游弋于华夏乃至世界文化宝库,遍览国学、人文之春色满园,庶几可备家国之召唤矣。是为序。
主编 史壮举
责编 李金晨
2016年7月12日